白酒迎来个性潮,是否需要更多江小白?
新年伊始,第一个引发热议的细分行业,居然又回到了白酒。
2022年1月10日,工信部发布《公开征求对<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>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《征求意见稿》”)。
该文件在涉及人才培养、产业链建设等部分提到白酒,还特别提出:“要针对年轻消费群体、国外消费群体发展多样化、时尚化、个性化、低度化白酒产品。”
事实上,当下整个白酒行业现在有一“高”一“低”两个趋势。“高”指白酒高端化基本已成行业共识,“低”则是指工信部给白酒低度化发展带来利好,有望让谈了很多年的白酒低度化进一步落实。
这些年,作为传统酒种的白酒面临断代隐忧、年轻人不爱喝白酒、中国白酒国际化受阻……等等问题时常会被分析出共同的原因,即白酒度数比其它烈酒酒种高出很多,初饮很难接受,以及传统白酒在品牌调性上“爹味”有些重。
白酒低度化在中国也曾数次被强调过,却最终没有发展起来,因为低度白酒想做得“好喝”,其实比高度白酒做“好喝”困难许多,需要极高的技术投入。有些品牌不愿意走出舒适区,很少有企业愿意用历史纵深的视角思考行业走向,更别提付诸经营实操,这就造成多样化、低度化白酒的发展远比高度白酒缓慢。
而看完此次工信部的征求意见稿,陆玖财经脑海里首先跳出的品牌,不是茅台五粮液等行业翘楚,而是重庆的高粱酒品牌江小白。
甚至,把这份意见稿点名的方向解读翻译一下,似乎就像在讲,中国白酒还需要更多江小白……
为什么?
虽然江小白还算年轻品牌,也在主打高度酒52度的“金盖”江小白,但早在十年前,这个行业里的小个子就在高喊“年轻化、国际化、低度化、时尚化”的新四化打法,十年来从媒体端的消息看,这家企业一直走得踉踉跄跄,关于它的热议和讨论也是一直存在的。
但今天看来,这家企业十年来围绕白酒新四化搞的一系列动作,和相关部委对行业的指导方向如出一辙,甚至战略核心词都是一模一样的。
回过头看过去十年以及今天,难道江小白先行者的路子真是对的?
低度白酒的门槛可能更高
什么叫低度化。
低度化的本质是利口化,而不是简单的降低酒精度。如何让低度酒体具有更好的品鉴体验,是个难题,也是很多品牌绕开低度白酒的原因。
有必要依然用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李曙光的观点开场:“为什么很多酒没法低度化?(一旦低度化)杂味、杂质,异味,包括酒体清澈度,全部发生很大变化,这是个高技术过程。”
这意味着,白酒低度化不是简单的降度,而是在降低酒精度的同时依旧保持酒体本身的风味,这个其实需要高门槛的技术与工艺支撑,一般酒企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储备老酒储备,以及供应链响应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。
回过头看,江小白这家企业的确有点意思。
十年前,传统白酒以50多度为主,江小白完全可以走老路,但它偏偏要先主攻40度高粱酒。一方面这让许多难以接受高度数白酒的消费者,开始尝试和习惯喝白酒。在当时,江小白就被很多人称作是“年轻人喝的第一口白酒”。
但另一方面,很多习惯了高度数白酒的老酒客,又认为辛辣冲才是白酒,像江小白这种酒精度数他们并不买账,最终导致江小白似乎成了一个支持者和反对者同样多的品牌。
但即便支持者和不支持者一样多,双方都无法否认的是:这十年,江小白等品牌的崛起,对中国白酒进行了广泛的市场教育,于行业有功,它也证明我们本土酒种可以和国际烈酒酒种一道同台竞技,在很长一段时间,这个品牌也被看作“中国年轻人可以和国外年轻人一起喝的白酒”。
值得提醒的是,对于今天雨后春笋般的低度酒创业者,对于工信部发文所鼓励的方向千万不要盲目乐观,因为白酒低度化并非酒行业创新的低门槛化,恰恰是更高的标准。
为什么?还是以江小白酒业为例,这家企业用十年的时间才把一条酿造全产业链弄得初具规模,从高粱种植到酿造工艺,人前非常热闹,人后无比艰苦,也就是最近一两年江小白的第三代酒体推出,市场对于它的讨论才稍有消停。原因很简单,酒精度降低符合新世代需求,风味感更足是老酒客要求,二者之间的平衡问题需要付诸极大的努力。
酒品类毕竟不同于坚果炒货,这是个彻头彻尾重资产,且需要和时间做朋友的行业。如果说工信部发文所点名的白酒新方向最终能够落下去,本质上需要更多的行业新晋选择重资产,扎根到自有酿造供应链上去,而非一味地贴牌代工。
白酒多样化?先走出舒适区
这几年,不少行业的关键词之一是“破圈”,原先被认为是小众的二次元、汉服、JK、潮玩等等,都已经成功“出圈”。这既得益于更发达的网络,也得益于更加包容的社会,让更多人,尤其是年轻人,有勇气和平台表达自己的喜好。
但中国白酒仿佛置身一个封闭的结界,主流广告依然是谈历史渊源、文化典籍、家国情怀。比如,但凡酱酒都喜欢说自己“像茅台”,再新的品牌都要向上强行追溯历史——尽管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强行编故事。
白酒似乎已经容不下创新,但凡与头部企业的做法有些不同,就容易被市场嫌弃为“不正统”。
有互联网行业的大佬就曾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,直呼看不懂白酒,纳闷中国白酒就不能够是当下的潮流,是当下的时尚吗?
2018 年日本人饮酒构成,有研究表明中国酒饮结构发展正趋向于日本市场。
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份《日本酒类消费对中国的启示》的研究报告。报告指出,日本酒类产品丰富多样,日本酒民可以根据不同场合、不同餐饮搭配不同的酒。
但中国酒产品主要依然停留在较为基础的酿造及蒸馏酒,大部分口感有苦或涩的“香气”,饮用门槛较高。因此相较于日本,中国白酒的愉悦社交场景少了许多。
这样看来,工信部“征求意见稿”这次直言,酿酒行业应该发展“多样化、时尚化、个性化、低度化白酒产品”,也是情理之中。
多样化、时尚化、个性化,做到这三点,可能还要从品牌文化、更多饮用场景和玩法等角度来看。
先说品牌文化。
除了抱李白杜康的大腿,新时代的白酒文化咋弄?还是以江小白为例——放眼望去,确实没有其他靠谱的例子了,说唱音乐节、街舞比赛、涂鸦邀请赛,这些当下流行的新青年文化,江小白都有涉猎,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。讲神话、古代名人的品牌和讲流行、涂鸦的品牌,吸引的消费群体自然是不同的。
白酒国际化的三道门槛
通读这份《征求意见稿》,除了“年轻化”,另外一个关键词就是“国际化”。
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,我国白酒消费量接近世界烈酒的三分之一,但在世界市场份额占比却不到8%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,国际市场对白酒的认知度仅为0.7%。2019和2020年,中国白酒出口量仅占国内产量的0.21%和0.19%。
那么,中国白酒国际化道路的阻碍到底是什么?
首先是口味。中国白酒的窖泥香比较复杂,国外消费者很难适应,觉得味道陌生怪异,心生抗拒。
这一点上,中国白酒企业一直都在努力。茅台、五粮液、汾酒、洋河等头部品牌,在过去几年都有针对国际化进行投入。
但想要顺利国际化,另外一个需要迈过的大门槛是“符合国外消费者认知”。不可否认,目前中国白酒产品的价值体系较为混乱,酿造方式、年份等概念很多,在国内属于宣传重点,却因为文化隔阂,不好对外输出,阻碍了国外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认知。
简言之,真正能走出去并留得住的品牌,不管是什么行业,从品牌基因和品牌感上,它是从来不需要翻译的,国别可能不同,但是人类对于美和时尚的认知是相同的。
第三个要点,就是增加中国白酒的现代消费场景。比如以白酒为基酒做一些鸡尾酒混调,一开始是江小白们的玩法,因为清香型酒在这方面有优势,而近些年来也有不少传统大牌也开始跟随,比如泸州老窖、洋河、郎酒等,也开始用自己的高度白酒调制鸡尾酒,白酒的应用场景被扩大至夜店和更多佐餐场合。
在国际化这条路上,传统大牌和白酒新势力的起点几乎是一样的,谁能更快跨过这三个槛,谁就能更快被国际消费者接受。
毫无疑问,“年轻消费群体”“海外群体”是白酒未来不短时间内的两个增长点,但并不一定是唯二的发展要义。白酒没有必要全盘年轻化,也没有必要“All in”低度酒,刻意“标新立异”。
不管选择坚守传统,还是拥抱创新,有一点是相通的:心急做不了好白酒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